济南日报|从“开盲盒”到“量身定制”:舜丰生物用“基因魔剪”打造优质种子的硬核科技 |
发布时间:2025-03-17 14:43:32 | 浏览次数: |
内容来源:济南日报 一把神奇的“基因剪刀”,让农作物成长为“理想型”,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做到了。 近日,舜丰生物自主研发的矮秆玉米成功入围2024年“山东好成果专报”榜单,舜丰生物矮秆玉米获得了我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是继高油酸大豆、长童期大豆后获批的第三张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对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走进舜丰生物,一同探索一粒“优质种子”背后的“硬核”科技力量。
打破技术垄断 自主研发国产“基因剪刀”
走进舜丰生物全光照智能温室,温室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实验材料整齐地培育在植架上,它们在全光谱LED灯的精心照耀下茁壮成长,而这些材料正是通过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精心改良的“未来之星”。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生物科技的“魔剪”,精准地“剪”去或“修”改不需要的基因片段,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生物品种。 舜丰生物自2018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植物基因编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瞄准目标基因,实现定向改良。
“过去,农作物的品种优化多以常规育种、杂交等方式,耗费时间长、随机性也非常大,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舜丰生物首席科学家赵开军介绍,“相比之下,基因编辑就像编辑文档一样,科研人员可以准确地修改农作物的基因序列,让它们长成人们希望的样子。” 为打破国外技术的垄断,舜丰生物组建科研团队,历经三年时间,自主研发了以CRISPRCas-SF01和CRISPRCas-SF02为代表的“基因剪刀”家族,取得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的关键性突破。 ![]()
目前,舜丰生物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工具酶在国内60多家实验室及国外几家头部企业应用,其自主研发的基因编辑工具酶不仅具有高效的编辑活性,而且体积更小、更易于递送和编辑,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大豆到玉米,三张基因编辑“准生证”获批 有了“基因剪刀”,舜丰生物团队人员开始尝试对大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作物进行基因编辑,在科研团队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项项突破性的成果,并陆续获得了一张张珍贵的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助力企业基因编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3年4月,舜丰生物研发的高油酸大豆获得了全国首张植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大豆的油酸含量从不到20%提升至80%以上,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目前该品种已经步入产业化阶段。 随后,舜丰生物研发的长童期大豆也获得了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长童期大豆的育成,解决了大豆生产中存在的早熟问题,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24年5月,舜丰生物再次传来喜讯,自主研发的矮秆玉米获得了我国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
“同年7月,河南多地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农田被淹。而在这场考验中,舜丰生物试种的矮秆玉米在抗风、抗倒伏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成绩。”赵开军介绍,舜丰生物科研团队花了四年时间对玉米基因进行改良,使其株高降低约25%,穗位降低约40%。与普通玉米相比,矮秆玉米茎秆更粗壮,抗风能力增强,更耐密植,且更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新质生产力赋能
让“齐新质生产力赋能让“齐鲁粮仓”更加丰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舜丰生物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因编辑技术不同于转基因,它仅对作物自身基因进行修改,不涉及外源基因的转入。”舜丰生物科研人员介绍,“从最初只能同时编辑3~5个基因,到如今能够同时编辑20个左右的基因,我们的技术不断突破,快速聚合植物优异性状,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 近年来,舜丰生物抓住国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与多家种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不断整合种业创新优势资源,推动科技成果在海内外均可实现产业的有效转化。
山东是农业大省,扎根于济南的舜丰生物不仅关注高产优质,还瞄准绿色高效、加工专用以及营养健康等方向进行研究,未来也将继续提高植物基因编辑和育种水平,让国人吃上绿色、健康的粮食,以科技创新守护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和粮食安全。 从“开盲盒”到“量身定制”,舜丰生物用“基因魔剪”为农业育种打开了新的大门。每一粒优质种子的背后,都是科技的力量与创新的坚持。未来,舜丰生物将继续深耕基因编辑领域,为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贡献更多“舜丰智慧”。 |
上一篇:聚焦种业科技前沿丨第四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泉城有木兰 | 守护粮食安全,她用生物技术探究种子的基因密码 |